一、政策分水嶺與行業急轉彎
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業迎來歷史性轉折點,“430”與“531”兩大節點重塑了行業規則:
430節點(4月30日):此前完成備案或并網的項目可沿用全額上網模式,享受固定電價補貼,形成“政策保護期”。
531節點(5月31日):此后并網項目面臨市場化電價交易和自發自用約束雙重變革,余電上網收益直接掛鉤現貨市場,工商業項目自用比例被強制提升至40%-50%。
政策切換引爆了“搶裝潮”。組件價格從0.6-0.7元/W低點反彈至0.8元/W以上,供應鏈開啟“極速交付”模式:升壓設備定制周期縮短50%,電網驗收流程壓縮至5天,企業爭分奪秒鎖定政策紅利。如武漢鐵塔公司在節點前沖刺完成125MW分布式項目并網,僅重慶海爾產業園項目就實現年發電3308萬度。
二、光伏并網項目的三重變革
(1)收益模式重構
IRR腰斬困境:531后并網項目因保底電價取消和輔助服務費用增加,工商業分布式IRR從8%降至4%左右。
收益來源多元化:
峰谷套利:通過儲能實現低谷充電(約0.3元/度)、高峰放電(約1元/度),收益提升20%-30%。
輔助服務:參與電網調峰每度電獲0.5元補償,調頻收益達傳統模式3倍。
防逆流控制:通過AM5SE-IS等裝置實時調節逆變器出力,避免余電上網受限導致的罰款。
表:531新政對光伏項目收益率的影響對比

(2)開發策略轉向
場景聚焦:高耗能園區成為首選,如三峽福建圣農浦城56MWp項目通過“光伏+養殖”模式實現100%自發自用。
技術捆綁:山東、江蘇等地強制新建光伏配儲10%容量+2小時時長,光儲一體化項目占比達新增分布式光伏40%。
系統集成:安科瑞AcrelEMS 3.0等平臺實現“光-儲-充”協同,通過預測算法優化調度策略,提升自發自用比例15%以上。
(3)行業生態洗牌
小規模投資者因抗風險能力弱加速退出,具備資源整合能力的頭部企業主導市場:
虛擬電廠(VPP)聚合:政策要求VPP至少具備5-10MW調節能力,如某省交投新能源公司通過“云-邊-端”架構聚合229個站點資源,形成電網可調度能力。
商業模式升級:從單純“發電賣電”轉向“能源聚合商”,通過容量租賃(廣東試點)、碳市場銜接(CCER交易)開辟新收益通道。
三、持續發力!緊跟“531”安科瑞多個光伏項目成功并網!
安科瑞分布式光伏解決方案助力20多個531項目并網成功!方案按照各地并網要求,集成遠程調度、可觀,可測,可控,可調,為光伏項目搶節點并網,運維強力賦能!


布式光伏監控系統平臺即可對用戶光伏發電、用電進行集中監控、統一調度、統一運維,滿足用戶可靠、安全、節約、有序用電的要求。對用戶提供運維服務,實現能源互聯,信息互通,打破信息孤島;根據用電設備負荷重要性分級管理,錯峰有序用電。
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在應對“430”及“531”等能源政策(如源網荷儲一體化、分時電價調整、新能源消納激勵等)中展現出顯著的技術優勢和實際應用價值。

新型EMS系統除了接入的傳統保護、計量等裝置以外,還要接入光伏發電、儲能、充電樁等,系統根據微電網里的各個環節的狀態,通過算法進行能量管理、統一調度,終做到使用戶側復雜的微電網各個環節可以智能協調運行。
其中本地協調控制器內置基礎算法,脫離平臺也可以確?;菊{度。

四、未來圖景與潛在挑戰
(1)新興業態爆發
虛擬電廠普及:預計2030年全國VPP聚合容量超200GW,相當于200座大型火電廠調峰能力。
車網互聯(V2G):1億輛新能源車變身“移動儲能”,充電樁參與調峰收益占比將達總收益25%。
綠氫耦合:西北地區“風光制氫”降低棄電率15%-20%,為鋼鐵、化工提供零碳原料。
(2)風險挑戰
收益波動性:山東現貨市場電價單日波幅超300%,需通過“中長期合約+金融衍生品”對沖風險。
技術合規成本:VPP需通過國網認證,老舊電站改造增加邊緣計算設備成本約8萬元/MW。
區域政策差異:沿海省份推綠電交易(如廣東),內陸側重源網荷儲(如山西),企業需動態調整布局。
結論
430/531新政標志著中國光伏行業從“政策哺育期”步入“市場化競合期”。短期陣痛雖導致IRR下滑和行業洗牌,卻倒逼出光儲協同、虛擬電廠、氫能耦合等創新業態。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中,新能源項目的競爭力已從“單機發電效率”轉向“系統調節能力”,成功者將是那些整合光伏、儲能、負荷、交易能力的“能源價值運營商”。
未來三年將是模式定型的關鍵窗口期:隨著固態電池量產、V2G技術成熟和碳電市場打通,中國新能源產業將完成從“補貼驅動”向“價值驅動”的歷史性跨越。
作者介紹:
安躍強,男,現任職于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研究方向為為智能電網供配電。電話咨詢:15000353828(同微信)